3 网络核心


网络核心

互联的路由器网络

核心:
Q:如何实现数据通过网络核心从源主机到达目的主机?

A:数据交换

数据交换的类型

  • 电路交换
  • 报文交换
  • 分组交换

电路交换的特点

最典型电路交换网络: 电话网络独占资源

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:

  1. 建立连接(呼叫/电路建立)
  2. 通信
  3. 释放连接(拆除电路)

电路交换网络的链路共享?

Q: 电路交换网络如何共享中继线?

A: 多路复用(Multiplexing)

多路复用?

多路复用(multiplexing),简称复用,是通信技术中的基本概念

多路复用(Multiplexing):

链路/网络资源(如带宽)划分为“资源片”

  • 将资源片分配给各路“呼叫”(calls)
  • 每路呼叫独占分配到的资源片进行通信
  • 资源片可能“闲置”(idle)(无共享)

典型多路复用方法:

  • 频分多路复用(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-FDM )
  • 时分多路复用(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-TDM )
  • 波分多路复用(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-WDM)
  • 码分多路复用(Code
    division multiplexing-CDM)

频分多路复用(FDM)

频分多路复用的各用户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(请注意,这里的“带宽”是频率带宽(单位:Hz)而不是数据的发送速率)

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,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

时分多路复用TDM

时分复用则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(TDM帧),每个用户在每个TDM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

每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出现(其周期就是TDM帧的长度)

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相同的频带宽度

波分多路复用(WDM)

波分复用本质就是光的频分复用

波分复用示意图

码分多路复用(CDM)

  • 广泛应用于无线链路共享(如蜂窝网,卫星通信等)
  • 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m bit码片序列(chippingsequence),其中“0”用“-1”表示、“1”用“+1”表示,例如:
    – S站的码片序列:(-1-1-1+1+1-1+1+1)
  • 各用户使用相同频率载波,利用各自码片序列编码数据
  • 编码信号=(原始数据)×(码片序列)

如发送比特1 (+1),则发送自己的m bit码片序列

如发送比特0(-1),则发送该码片序列的m bit码片序列的反码

  • 各用户码片序列相互正交(orthogonal)

码分多路复用原理:

码分多路复用原理

多用户码分复用:
多用户码分复用示意图

报文交换(message switching)

报文:源(应用)发送信息整体

  • 比如:一个文件

常用于电报系统

分组交换(package switching)

  • 分组:报文分拆出来的一系列相对较小的数据包
  • 分组交换需要报文的拆分与重组
  • 产生额外开销

分组交换形式

统计多路复用

存储-转发(store-and-forward)

  • 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均采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
  • 区别:
    • 报文交换以完整报文进行“存储-转发”
    • 分组交换以较小的分组进行“存储-转发”
    • 分组交换在传输延迟上小于报文交换
    • 分组交换所需要的路由器缓存较小
    • 分组交换是并行传输的,报文交换是串行传输

分组交换的报文交付时间:
T=M/R+(h-1)L/R=M/R+nL/R

分组交换 VS 电路交换

  • 分组交换统计多路复用,事先不分配带宽,按发送请求的先后顺序回传数据;电路交换是独占的,只有电路断开后其他电路才能建立连接;
  • 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用户同时使用网络!

分组交换绝对优于电路交换?

  • 分组交换适用于突发数据传输网络
    • 资源充分共享
    • 简单、无需呼叫建立
  • 可能产生拥塞(congestion):分组延迟和丢失
    • 需要协议处理可靠数据传输和拥塞控制

文章作者: Hailong Gao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Hailong Gao !
评论
  目录